昆明市正式发布《昆明市配售型
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保障房的
申购条件、流程和管理规定。自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已有5300户家庭提交申请,预计全年提供5000套保障房。本文详细解读了保障房的准入条件、申购流程、管理规定以及人才优先政策。

昆明市正式发布《昆明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为广大市民带来了一系列购房新规。具体来说,新规明确了申购住房的条件、程序、管理方式等,旨在为昆明市民提供更加公平公正的购房环境。据悉,自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已有5300户家庭提交了在线申请。今年昆明市计划建设8个保障性住房项目,预计提供5000套房源,供广大市民申购。
《办法》详细规定了申购住房的准入条件。保障对象主要包括昆明市城镇户籍的工薪收入群体和需要引进的人才。已享受过房改房、经济适用住房等政策性住房的家庭,需按规定腾退原住房后才能申购新的保障房。此外,对于人才群体的申购不设户籍限制,但需满足特定条件,如“春城计划”入选人才、享受“国贴”专家等。申购家庭的资格审核仅涉及夫妻双方,确保程序简洁透明。
《办法》还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管理做了严格规定,包括封闭管理、回购条件及价格计算等。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禁止变更为商品住房流入市场,房屋买卖合同签订后,房屋权利性质将标识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不允许上市交易。在特定情况下,如房屋被司法处置,回购主体将进行回购,并按原购房款+利息—房屋折旧的原则核算回购价格。
昆明市发布的这项管理办法,可以说是给市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首先,它明确了保障房的准入条件和申购流程,使得整个过程更加透明和公平。对于许多低收入家庭和需要引进的人才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尤其是在当前房地产市场价格高企的情况下。此外,封闭管理和回购机制的设定,有效防范了保障房流入市场的风险,确保了这一住房资源的公平性和公益性。
然而,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封闭管理也意味着购房者在选择这种住房时需要慎重考虑。虽然保障房的价格相对低廉,但其流动性受限,购房者在未来若遇到资金周转等问题,可能无法通过出售房屋快速解决。这也提醒我们,购房决策不仅要考虑当前的需求,还需审慎评估未来的生活规划和经济状况。
总体来看,昆明市推出的这项管理办法,不仅是对政策性住房管理的一次重要创新,更是对市民住房保障的一次重大提升。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类似的政策出台,为更多城市居民提供住房保障,让更多人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