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昆明城中村改造 新建小区催生一座空心老村

都市时报  2015-10-22 13:48

[摘要] “他们,就是签了赔偿协议,搬出去,然后现在又搬回来的。”董珍指着不远处的两人:“在心里面,我们已经跟他们分成两派了。”

“他们,就是签了赔偿协议,搬出去,然后现在又搬回来的。”董珍指着不远处的两人:“在心里面,我们已经跟他们分成两派了。”

9月底的一个傍晚,71岁的沙沟尾老村村民董珍吃完晚饭,习惯性地踱到老村的一个公厕边上。村里几位老人坐在那儿的两个破旧沙发上,大家正在聊天。聊着聊着,老人们又谈起4年前那份没签的拆迁赔偿协议,当一对同村的中年夫妻来上厕所时,董珍等人压低了声音。

2011年,隶属于昆明市高新区沙沟社区居委会的沙沟尾老村启动拆迁改造,但只有部分村民签了协议。村子就此埋下了看不见的裂痕:一边是签协议的,一边是没签协议的。

如今,沙沟尾老村的房子还没拆,人心却已渐渐离散。

拆迁

虽然空房还未被拆,但是未搬走的村民和已搬走的村民,已经分成了两派。双方明里虽然没有冲突,但是暗里存有隔阂。

董珍体型微胖,面色有点红润,这让她看起来比同年龄段的其他老人更显年轻。她出门常戴耳环,几个月前左边的耳环丢了,她就只戴着右耳环。在村里其他老人眼里,董珍是个“会唱歌的人”,常参演一些晚会节目,“晓得村里面很多事”。

沙沟尾老村的村民之所以分成两派,这还要从4年前的拆迁改造,以及更早的生活变迁说起。

在村民们的记忆中,被城市化浪潮席卷之前,沙沟尾村是个田多人少的村子,与周边其他村子相比,生活算是宽裕的。但自1992年起,在一轮又一轮的城市开发建设中,沙沟尾村的田地逐渐全被征用。

失去了赖以为生的田地,村民们只能洗脚上田,“过着既不是市民,也不是农民的生活”。沙沟尾村不再宁静,村民的心也不安定。这几年,董珍越发感觉到,身边的人,包括她自己,比以前更焦虑了。“现在经济条件比以前好,但是个个都怕过得不好。”但是,她也说不清这是什么原因。

与董珍的不吐不快不同,62岁的董大爷沉默寡言,习惯坐在一旁听他人谈论,他自己则陷入沉思。头上灰黑色八角帽遮挡住了他的表情。

“没田没地,没有生活来源。年轻人只能在外面打工,老年人在家里没什么活路。”董大爷说话慢,就像是做总结。“地是农民的命根子。”

现在,田地没了,房子就成了村民的命根子。

9月9日中午,董大爷背着手,微弓着腰出门散步。走到村里一栋空荡荡的4层楼房前,他停下脚步抬头看房子。房子早已没有住人,门已被砖封堵起来,一楼的窗户被塑料袋遮盖,墙上有红漆喷的“拆”、“验”大字。墙体外侧布满绿色痕迹,排水管口不停往下滴水,“嗒嗒嗒”滴在水泥地上。此时,在周边楼盘的工地上,施工机械还在“哐当哐当”地响着。

如今的沙沟尾老村,无人住的房子与有人住的房子交错分布。这一景象,已有4年之久。

2001年,沙沟尾新村从老村分了出去;2008年昆明启动城中村改造计划后,2009年10月沙沟尾新村就启动拆迁改造,2011年9月完成了所有拆迁工作。现在的新村,已是经典明苑小区

当新村启动拆迁改造时,董珍就有了担忧:“村子分了没满10年就拆了,哪天怕也会轮到我们老村。”

董珍的这一担忧,不久就成了现实。2011年当沙沟尾新村完成拆迁后,老村也被纳入城中村改造范围。当年,老村的106户村民与开发商签了协议,之后就拿着过渡费搬到外面租房住。搬走时,他们把房屋全都清空,等着拆迁队来拆。

然而,4年过去后,这106户村民的房子还在——因为剩下的14户村民没有与开发商达成补偿协议。老村的拆迁改造计划现在处于停滞状态。

“村民(指剩下的村民)觉得拆迁赔偿低了。”该村小组长张红岗说,“开发商则认为,按村民提出的赔偿标准,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担心没保障。”

这一停,让沙沟尾老村的拆迁改造项目成了“半拉子工程”。虽然空房还未被拆,但是未搬走的村民和已搬走的村民,已经分成了两派。双方明里虽然没有冲突,但是暗里存有隔阂。

分裂

“以前过个节,村里热热闹闹的,现在都成什么样了?现在邻里之间的关系像是租户,各不往来,互不关心。”

沙沟尾村村委会的办公室里,“沙沟尾老村回迁方案”贴在墙上。这是一张现代化的城市小区规划图,有13栋高层住宅,其中3栋属于回迁房

这个将沙沟尾老村囊括在内的规划方案,现在只完成了一半左右,建成的部分位于老村东北边的怡合景苑小区,这个2013年开建的小区近期已开始交付使用。意味深长的是,小区临近老村的一堵围墙上,安上了带刺的铁丝网。

老村的106户村民在外租住4年后,前不久陆续办了接房手续,开始装修怡合景苑小区新房。不仅如此,还有一些村民返回老村,把空置已久的老房子也装修一番,打算用来出租。

这一举动,让那些未搬走的村民颇为反感。65岁的下岗工人张武易,一个常用“消灭”“抗战”等词的人,把那些已搬走的人称做“汉奸派”,而没搬走的,他就叫做“抗战派”。

张武易下岗已逾20年,此前打过各种零工,现在顶替老伴做环卫工,每天早上6点起来扫地。“房子不好租,不然就不来扫地了。”

张武易扫地时,常穿一双黑色皮鞋,在里面那件领口已磨破的蓝色衬衫外面套上橙色环卫服。下岗后,他不幸患了白内障,戴着一副自称“有1000度”的黑框眼镜。

虽然儿子儿媳已住上了新房,但张武易和老伴仍在村里当“抗战派”,因为他还要经营房屋出租生意。但是,那些已搬走的村民回来装修房子后,他就不高兴:“以前好租,现在不好租。那些人再回来装修、出租,其他房子更租不出去了。”

其他未搬走的村民也担心租房生意受影响,也很关注已搬走村民的动态。

9月10日中午,几个工人正在装修一栋3层民房。这栋房子的主人搬走后,窗户框架全部被清走,屋内墙皮剥落,红色大门锈迹斑斑,水电表也没了。工人给这栋外侧墙体上还留有“拆”字的房子重新粉刷,大门刷上红漆,用石膏粉刷了墙体,窗户又重新安上框架,水电表也准备重装。

几天后,房子装修好了,房子的男主人回来了。“这是我自己的房子,我有权决定怎么用,别人管不着。”房主40岁左右,留平头,讲话时双手抱在胸前,对其他村民的看法不以为然。“我们在外面住得很好。”他说,“他们不想搬走,那是他们的事。”

“现在村子烂透了。”只聊了几句,他丢下一句气话,然后径直走进屋里,关上红色铁门。

这句气话,村里不止一个人说过。“以前过个节,村里热热闹闹的,现在都成什么样了?”董珍回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路、盖房子等大事,村民都是集体出动,“你帮我,我帮你,大家一起做”。

到了八十年代,虽然分田到户,但村里流行帮工。董珍家盖房子,亲戚及其他村民都过来帮她,“不用出钱找人来帮”。其他家盖房子,董珍家也帮忙,当作是“还工”。遗憾的是,这种关系早已瓦解,如今邻里之间往来越来越少,盖房子都要请人,“有钱才往来,不给钱不帮忙”。

董珍家儿子小的时候,有一次在邻居家门外玩耍,当时正值中午,太阳很晒,邻居一位老人拿出一把伞,给孩子遮阳。“现在我孙女在外面玩,遇上太阳辣或者下雨,我从没听说过有人给她伞。”董珍感慨,“有时候觉得,现在邻里之间的关系像是租户,各不往来,互不关心”。

谈及邻里关系,一个40多岁的村民更是生气地反问:“你看现在村里的房子都成这样,还谈什么村民之间的关系?问得真是奇怪。”

隔阂

碰见搬走的邻里、亲戚,张武易仅限于简单打个招呼,以往爱聊的家长里短,都不说了。“在一起没什么可讲的。”

张武易记忆中的沙沟尾老村,是个“亲上加亲”的村子。村里盛行联姻,以至于“半个村子都是亲戚”。搬走的和没搬走的,彼此也不乏亲戚关系。“大家都是亲戚,你也不好说人家什么,见个面还是打招呼。表面上跟以前差不多,但是心里面有隔阂了。”

张武易在村里有五六家亲戚,其中有两家4年前搬走。这两家亲戚现在已住进怡合景苑小区,虽然小区就在村子的东北边,但是几乎没有了来往。

有一天早上,张武易出门买菜,在村东口碰见一个亲戚,骑着电动车从小区出来。

“去哪点?”张武易打招呼。

“去买菜。”对方回答,并礼节性地问张去哪里。

“我跟他说,我也是去买菜。”简单地交谈后,亲戚说了声“那我先走了”,然后一个人骑电动车走了。”张武易回忆,对方没有提出载他一程,他也不想坐对方的车,“还是我自己去好点”。

“要是以前,就会聊上一阵,或者是一起去买菜。”张武易说,他碰见搬走的邻里、亲戚,仅限于简单打个招呼,以往爱聊的家长里短,都不说了。“在一起没什么可讲的。”

董珍比较不同。她放得开,跟人家更谈得来,不管是见着亲戚还是相熟的村民,她并不介意一起聊天。但是,她不会跟那些已搬走的人,包括她的亲戚聊拆迁、赔偿的事情。

董珍有两个儿子,都已成家立业。2011年之前,大儿子住在董珍夫妇上世纪盖的老房子里,小儿子结婚后住在2010年盖的新房里。董珍跟小儿子住,老伴则跟大儿子住。2011年,在决定是否签拆迁协议的关键时期,大儿子没跟董珍通气就签了协议,

消息是半个月后大儿媳告诉她的。

董珍很生气,便责问大儿子:“房子虽然说现在是你在住,但那是我们老两个辛苦盖起来的,要拆了,你也不跟我说一声!”

大儿子当时顶了一句:“签都签了,你说我咋个办?”

董珍一气之下,再也没去过大儿子家,大儿子搬走那天也没跟她说。直到今年7月,大儿子家搬进了怡合景苑小区,她才去过大儿子家一回。现在谈起这事,董珍还是生气,连连说“真是烂透了”。

75岁的村民董平,4年前也因为签协议这事,与他的一个亲姐姐关系骤降至冰点,直至今日。

董平的亲姐姐嫁在同村的一户人家,和他家相距不远。他和姐姐关系很好,平时也经常串门。后来姐姐搬到了昆明市内的新房住,但两家也还一直保持正常的亲戚关系。

2011年沙沟尾老村启动改造,董平家觉得拆迁赔偿低,没有签协议,而他的姐姐一家则想签协议。

“我那天上午跑去她家劝说,后来老妈子(指董平的媳妇)也去了,喊她不要签。”董平回忆,“我姐上午什么也没说,但是到了下午,一声不响就签了。都这样了,我还能说什么?”董平说,他从这事中体会到,如今“跟以前不一样,人心已经散了”。

对于姐姐当初的选择,董平并不愿谈及更多。他说后来他理解了姐姐的难处,但两家不再经常来往串门了,“除非生病了,买点东西去看下”。

石碑

村名碑立起来后,张武易觉得这是好事,“有利于‘抗战’”。但他忽略了一个细节:村名碑的背面,刻着“和谐”两个大字。

虽然沙沟尾老村的拆迁已停止,但是董珍、张武易和其他老人仍在担心,村子可能不久后的某一天就要被拆掉。

“村里的老人平时交流时,都流露出希望给子孙后代留个纪念的想法。开会讨论后,决定留个性的东西,即使以后房子拆了,也能保存下去。”张红岗说。

今年5月,该村老年协会提议,立一个村名碑。“祖宗几代都生活在这里,以后万一小区盖起来了,怕后人晓不得沙沟尾村在哪点。”董珍说出了村里老人的想法。“即使以后老人不在,年轻的都搬走了,也还有个石碑在那。”

立村名碑的提议得到了该村小组的支持。村老年协会会长及村里多名党员专门去考察立碑地点和选材。后选中了一块市值5.5万元的大理石碑,并讨论确定刻在石碑上的内容。

7月23日上午,在沙沟尾老村东口,10多个村民把这块高约4米的大理石碑立了起来,地点在一块事先辟出的空地上。

这10多个村民中,没有已搬走的人,从提议到立碑,搬走的人都不知道这件事。他们是在怡合景苑小区交房,以及部分人返村装修老房子时,才得知村东口立了块石碑。

“(立石碑的事)全部都赞同,是个好事。”张红岗肯定地说。

虽说这块村碑是以村集体的名义设立的,但也有村民认为,“村集体”不应该包括已搬走的人。张武易就觉得,已搬走的人“虽然户口还在村里,但是已经不算我们村里面的人了”。

这块村名碑立起来后,张武易觉得这是好事,“有利于‘抗战’”。老人觉得,它可以帮“抗战派”的村民,“对抗”已搬走的村民。

但是,他忽略了一个细节:村名碑的背面,刻着“和谐”两个大字。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董珍、张武易均为化名)

失去了赖以为生的田地,村民们只能洗脚上田,“过着既不是市民,也不是农民的生活”。沙沟尾村不再宁静,村民的心也不安定。这几年,董珍越发感觉到,身边的人,包括她自己,比以前更焦虑了。“现在经济条件比以前好,但是个个都怕过得不好。”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昆明房天下官微

有专业有态度有房源有优惠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