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5年高楼包围中的北市区罗丈村编者按在昆明主城的版图上,或密或疏地分布着300多个城中村,给“春城”形象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有人揶揄“春城”为“村城”。
2008年“去城中村”时代
“昆明市大的民心工程、幸福工程——昆明市城中村改造正式启动。”当年2月27日,昆明市在城中村改造启动现场——佴家湾片区宣布,昆明正式进入了“去城中村时代”,要用5年的时间完成昆明建成区内336个城中村重建改造。
当年启动改造了80个城中村,总占地14777.8亩,总人口20万人。
2009年改造加速前行
2009年2月,昆明市城中村改造工作会指出,城中村改造自启动以来,富有成效,各个区在城中村改造中也开始加速前行,再实施45个村的改造;全年拆除城中村各类建(构)筑物150万平方米。
2010年一夜暴富与房租上涨
中国注册理财规划师协会云南中心主任王宏对50个昆明市城中村进行调查,他说,如果以每村200户、补偿款下限每户200万元计算,50个城中村拆迁补偿金就达到200亿元,336个城中村将超过1200亿元,会直接催生至少2万个百万富翁。改造也带来了房租的上涨,涨幅基本在每月400~800元。
截至2010年12月31日,已完成149个城中村改造项目的规划审批,120个城中村进入拆迁,已拆除1750.28万平方米。
2011年改造扩容由336到382
昆明发布《昆明城中村改造三年计划白皮书(2011~2013年)》,原计划改造的336个城中村范围扩容,新增46个城中村被纳入未来3年改造计划,昆明市城中村改造总数就达到了382个。
昆明市当年要完成188个城中村土地拆迁整理、114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启动安置房建设。
2012年改造完成日期推迟
2012年6月,昆明市政府发布了《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意见》,明确力争在“十二五”末完成城中村改造工作,这意味着昆明市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完成日期由原来的2013年底推迟到2015年底。
2013年新生之痛
凤凰新村、西山区30号片区、唐家营、羊肠小村等城中村改造成为大型城市综合体,住进了高层住宅的城中村居民近年来逐渐享受到了城镇居民的福利待遇。他们失去了土地又没有工作,虽然住进了住宅楼但从未真正融入城市。
已有257个城中村完成规划方案审批(含草海安置地块和金产区项目),200个村启动拆迁,涉及拆迁户9.32万户,170个村启动回迁安置房建设,75个村514.25万平方米回迁安置房交付使用,安置被拆迁户3.59万户。
(相关数据摘自今年3月云南媒体报道)
跨步之伤
几处残村荒地“村”未变为“城”多年四处迁居“房”成不了“家”
2008年到2010年,昆明共有86个村进入全面拆迁。两年内,城中村以每月3.185个的速度告别昆明。
如此高速进行的改造背后,有幸运如张官营村的张芳等村民,作为昆明城中村改造批回迁住进楼房的新市民;有苦熬3年等不到新房建好沦为租房客的“杨锐们”;还有一次又一次与政府协商补偿条件终被停发过渡费的“周强们”……这么大体量的城中村改造之前,没有一套稳妥可行的办法和制度;面对情况各异的城中村时,也并未进行充分的试点工作,没有规范的补偿认定标准、安置过渡方案,免不了纠纷、矛盾。
对此,不少学者将其称为“大跨步时代”,但跨步过大拉到腿了。
“严打”加盖
2008年6月
《昆明市农村住宅建设管理办法》施行,对农村住宅建设特别是城中村的建设管理进行了规范。
2009年11月
昆明市纪委先后对56名因为整治违法加层和无序建房不力的干部进行问责或给予纪律处分。
2010年
《昆明市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和《关于违法违章建筑和农房违法加层无序建房一律不予补偿的通告》相继出台。截至当年8月,昆明市共发现农房违法建设966户,拆除904户。
2012、2013年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房建设管理严厉查处农房违法加层和无序建房行为的通告》《关于违法建设综合整治的实施意见》,不仅明确违法建筑和处置办法,更规定对未整改的违章房屋,住建部门不予办理房产证或转让、抵押等手续。
截至2014年
从昆明市新增违法建筑和面积而言,违法建设得到了进一步扼制。但多年积压下来的各类违建存量仍有3016宗。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