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沿边8州市——练好“内功”争先抢位

云南日报  2011-06-02 12:47

[摘要] 两年来,全省上下尤其是位于开放前沿的沿边保山、普洱、临沧、红河、文山、西双版纳、德宏、怒江8个州市,抢抓桥头堡建设的大机遇,努力从通道建设、口岸建设、产业建设等各个方面,全方位提升沿边开放的水平,不断把区位、资源等优势转化为大开放格局中的竞争优势。

两年来,全省上下尤其是位于开放前沿的沿边保山、普洱、临沧、红河、文山、西双版纳、德宏、怒江8个州市,抢抓桥头堡建设的大机遇,努力从通道建设、口岸建设、产业建设等各个方面,全方位提升沿边开放的水平,不断把区位、资源等优势转化为大开放格局中的竞争优势。

抓住机遇打基础构筑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

2011年4月11日12时30分,1架中国东航客机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机场腾空而起,1个多后飞抵缅甸曼德勒,并于当日16时返航回到芒市机场,中国芒市—缅甸曼德勒航线包机试飞首航成功。经国家口岸办同意,今年4月至6月芒市机场临时开放为口岸机场,这让德宏各族各界群众和旅缅华侨华人着实体验到了空中大通道的方便快捷,对大通道建设更加充满了期待。

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必须依托内通外畅的国际大通道,因此,我省沿边各州市在推进桥头堡建设中,都把通道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大通道的建设。

德宏州对处于桥头堡的前沿,州里明确提出了建设德宏桥头堡黄金口岸的基本定位。为了夯实开放发展的基础,德宏州全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芒市机场改扩建工程、机场菩提大道、瑞丽口岸连接线等工程相继完工,腾陇二级公路、潞梁二级公路建设加速推进,大瑞铁路德宏段、龙瑞高速公路开工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同时,德宏州还部署好了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措施,致力于构建连接印度洋国际大通道交通枢纽,构建包括航空、铁路、公路、水运在内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完善大环线、打通大动脉、建设大通道,全力打造德宏成为国际大通道的重要交通枢纽。积极申报芒市机场开放为口岸机场,认真做好迁建至遮放的前期工作。全力配合做好大理至瑞丽、芒市至猴桥铁路,龙陵至瑞丽、腾冲至瑞丽高速公路建设,形成环州高速公路网等。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突出基础设施建设这个重点,努力实现构建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大通道”的发展战略,使文山一跃成为沿边开放战略的新高地,现已基本形成和即将形成以广昆高速、云桂铁路打通通边达海的公路大通道、铁路大动脉和以云南港——富宁港打通云南出海水路运输大通道及以文山普者黑机场连接昆明、南宁、广州等省级中心城市的立体交通网络。

为提升公路骨架网和农村公路网通行能力,文山州争取文天、文都、珠广3条二级公路纳入政府还贷项目,实现全州县县通高等级公路的目标。州府所在地至县城除广南、富宁两县2.5内到达外,其余各县均基本实现了1到达。“十一五”期间,全州完成了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239亿元。广昆线文山境内304公里高速公路全线贯通,砚山至文山二级公路、丘北至广南三级公路和普者黑至炭房一级公路分别于2006年、2007年和2010年建成通车。同时,完成了1210公里的县到乡农村公路硬化改造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并开工建设,使通乡镇公路硬化率达95%;完成“通达工程”4300公里,通达率达98%。到“十一五”末,全州公路密度达79.47公里/百平方公里。

文山州及时抓住国家调整铁路建设中长期规划的历史机遇,争取到云桂铁路南移经文山境内307公里,现已开工并在抓紧建设中。云桂铁路文山段在富宁、广南、丘北设立站点,预计2015年建成营运,将结束文山州没有铁路大动脉的历史。同时,文山普者黑机场于2006年8月正式通航,文山人民飞向蓝天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普者黑机场的通航,是文山提升对外开放、构建立体交通大格局的一次新跨越。同时,富宁港的建设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富宁港一期工程将建设客运、集装箱、件杂货、散货四个港区,设计可满足近期年运送旅客60万人次、吞吐货物260万吨。

口岸设施上水平服务沿边开放经济带建设

“刷卡开门,进入通道,摁指纹、注视屏幕面相识别,开门离开通道”,四个简单的动作,只要短短的几秒钟,持卡人便可以在河口口岸出入境人员自助查验通道完成入境边防检查手续的办理,非常方便。这是河口口岸自助查验通关系统投入使用后,让边民享受到的便捷服务。

我省沿边各州市均有口岸分布,各地都把口岸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外贸经济发展的桥梁,大力加快口岸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口岸城市(城镇)的发展,使口岸软硬件设施不断改善,通关便利化程度不断提升,成为了引领边境地区外贸经济发展的重要龙头,在沿边开放经济带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为适应国际“大通道、大口岸、大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升边检通关速度,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方便广大人民群众便捷通关,不断加大口岸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着力提升口岸服务水平。河口口岸是连接中国和东盟各国的重要通商口岸,2010年2月,经有关部门批准,出入境边防检查自助查验通关系统在河口口岸正式启用,已在红河公路大桥通关点和南溪河大桥通关点投入边防检查自助查验设施,在云南省各口岸中率先建成并使用自助查验通关系统。系统通过预先采集通关人员的证件、指纹、面相等信息,建立人员信息库。通关时,出入境旅客只需按照提示刷卡、摁指纹、验证面相,即可通过系统实现自助查验通关,无需将出入境证件交给检查员查验。正常情况下整个查验过程约需5~8秒,既节省了旅客的时间,又缓解了口岸通关压力,提高了通关能力。

河口口岸始终坚持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大力推进贸易便利化,学习与引进广西等地沿海先进口岸管理服务经验,引进新的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拓展服务领域,制定服务措施,规范服务行为,进一步推进关贸、检贸、税贸和银贸合作,逐步实现“一站式”通关,营造安全高效的通关环境,促使口岸通关速度和效率进一步提高,促进口岸贸易快速发展。同时,加强与越南老街和其他口岸在管理机制、体制、政策、信息的交流、沟通和联动,完善中越双方党政定期会晤制度和双方口岸管委会谈制度,进一步完善双方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通关环境,降低贸易成本,实现贸易和投资的更大增长,促进双方口岸共同发展。

临沧市在推动桥头堡建设中,不断加强对南伞、孟定、沧源三个口岸的建设,尤其是在推动口岸城镇化支撑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南伞口岸形成了“县城即口岸”的格局,孟定镇形成了建成区2.5平方公里的繁荣市镇,边境商贸经济十分活跃,沧源永和口岸也在抓紧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相关设施条件。

镇康县在县城2005年搬迁至南伞后,口岸建设纳入到新县城建设的统筹安排中,逐年加大对口岸的投入力度,口岸的道路、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目前,南伞口岸建成了国门、联检大楼、过境桥涵及国门广场、国门安全阻拦设施等,查验货场进入全面完善阶段,总投资达3.888亿元的南伞国际商务港、南伞口岸边民互市、国内贸易区等项目也已签订建设框架协议并已启动建设。同时,在县城迁建过程中,累计投入市政基础设施资金4.4亿元,县城搬迁已全面完成,市政基础设施得到完善,综合功能和品位得到提升。而“县城即口岸”的格局,使市政设施也成为口岸服务的设施,大大提升了南伞口岸的设施水平和服务水平。随着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及共建文明口岸工作的推进,南伞口岸通关更加便捷,贸易环境得到改善,商品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服务更加到位,口岸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得到大幅增长。在“十二五”期间,南伞口岸还将以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为目标,以边民互市试验区建设为平台,以完善口岸功能设施为重点,以口岸升格为国家一类口岸为突破口,逐步提升沿边开放水平,建设一个封闭监管、营运规范、功能齐全、政策优惠,集边民互市、进出口贸易、保税仓储、加工展示、文化交流、旅游购物为一体的国际商务港。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在桥头堡建设中,以片马口岸转型建设为突破口,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将怒江打造成我国西南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又一条经济走廊。怒江州片马口岸是国家二类口岸,也是中缅边贸的主要通道之一,缅北重要城市密支那距离片马仅有200多公里。目前,片马口岸投资910万元新建的联检大楼已经投入使用,片马镇上道路、灯光、绿化、服务区等各种基础设施已成规模。片马口岸正努力实现转型,调整贸易结构,实现贸易类型的多样化,扩大进出口贸易的规模,把原来的边境贸易转变成大额贸易。2008年以来,怒江州争取资金1.8亿元对泸水县跃进到片马88公里的316省道进行了改造,加宽了路面,提高了通行能力。这段路上全长3.3公里的片马垭口隧道打通以后,直接可以缩短12公里多,到时候即可解决片马垭口大雪封山的问题,也将大大方便客商和群众在六库和片马之间的通行。

优化结构转方式建设外向型特色产业基地

建设桥头堡要求云南必须面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依托国际大通道,优化产业布局,把云南打造成为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外向型优势特色产业基地,促进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省沿边各州市都在努力按照桥头堡建设宏观背景下对产业支撑体系建设的要求,从各自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出发,大力发展外向型特色产业,产业发展和布局思路更加明晰,产业基地建设也迈出重要步伐。

近年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突出抓好了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基地和现代服务基地建设。加快建立服务网络体系和物流集散服务体系,将景洪市建成面向东南亚的国际物流配送基地。重点实施磨憨中劲国际物流及配套设施、磨憨口岸保税区及保税仓库、云南磨憨口岸国际物流园、关累口岸物流中心、景洪工业园区现代物流中心园区等一批建设项目。云南云维集团、云南省物流集团等知名物流企业入驻磨憨,金孔雀磨憨物流海关特殊监管点、大为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海关特殊监管仓储已成功申报;加快实施“蔬菜换石油”、“花卉换水果”、“冷果换热果”项目。

西双版纳大力推进磨憨进出口贸易加工园区、景洪工业园区和勐海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来料加工贸易,形成外向型加工经济优势。以两种资源为依托、两个市场为导向,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两项支撑,放宽市场准入,落实扶持政策,加快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园区集中、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推进建立一批各具特色、分工协作、资源互补的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景洪、勐海工业园区初步形成了以茶叶、橡胶、食品、服装、农副产品、云麻、建材、竹木加工为主的产业群;磨憨园区引导优势资源和产业逐步向园区聚集,建设以现代物流、仓储、进出口商品加工和现代服务为主的开放型边境经济合作区。

普洱市根据自身优势和特色,提出了建设桥头堡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构想,加快改变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方式,依靠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提升产业建设整体水平,更加有效地解决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环境压力加大、污染加剧等一系列问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普洱市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思路,全力推进绿色生态优势向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转变。茶产业、林业、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产业竞争力得以大幅提升。

普洱市是普洱茶重要产业基地,该市通过基地建设、资源整合和功效研发三大举措,着力打造普洱茶品牌,茶产业实现了由“农业普洱”、“文化普洱”向“科学普洱”的新跨越,产值已经达到16.9亿元。该市林产业通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推进林浆纸一体化发展,产值增加到67亿元。电力产业通过引进华能、大唐等一批实力雄厚的企业,加快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新增装机容量241.9万千瓦,总装机容量达338.7万千瓦,产值达21.5亿元。旅游文化产业正成为该市经济增长新亮点,普洱抓住云南旅游二次创业机遇,实施景迈山旅游区、中华普洱茶博览苑、北回归线标志园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建设,举办文化、艺术、体育、节庆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游客量和旅游业总收入快速增长。此外,烤烟、咖啡、蚕桑、橡胶、生物药业、渔牧业等骨干产业也稳步发展,产业特色进一步显现。

保山市紧紧抓住桥头堡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以提升综合经济实力为目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依托水长等工业园区,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大力发展清洁载能产业,努力打造化工建材、矿冶加工、机电轻纺、生物资源、日用百货等进出口商品生产基地。保山还将进一步加大工业园区建设力度,加快规划建设隆阳大小堡子50平方公里的保山工贸园区,推进水长、腾冲、龙陵、昌宁等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境内外水电资源开发,强化电网建设,把保山建设成为滇西边境电力交换枢纽,大力推进电矿一体化,加快发展硅产业、化工产业、钢铁产业、铅锌产业和石产业,切实推动优势生物资源生产加工一体化。

保山市通过深入实施工业立市战略,着力加强水长等工业园区建设,矿电结合有力推进,工业发展明显加快,工业总产值、增加值比“十五”末分别增长2.67倍和1.85倍,年均分别增长25.2%和19.7%,从2008年起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总产值,初步形成了以电力、冶金、化工、建材及农产品加工等为骨干的产业发展格局。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昆明房天下官微

有专业有态度有房源有优惠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